本文转自:鹰潭日报
培训启新程
赋能促提升
■ 罗 兰
近日,我参加了“国培计划”鹰潭市优质特色项目培训学习。有幸作为学员代表发言,我想用三句话来表达心得体会:破冰建团,赏心悦目,不亦乐乎;聆听讲座,感触至深,受益匪浅;实践反思,认识自我,提升格局。
一、构建学习共同体,事半功倍
培训师苗一萍风姿绰约,气度不凡,名副其实的形象大使。人美,课亮,令人赏心悦目。她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,诠释人际关系的妙诀;以游戏的形式,引领学员合作学习、相互关心。比如在一分钟内挑战三项任务,看哪个小组最有默契。同学们心有灵犀,热情像冬天里的一把火,温暖团队的你和我。争分夺秒,你追我赶,不亦乐乎!团结就是力量,互助就是效率。每个小组的导课、结课、制作美篇、代表发言,井井有条,事事顺心。
二、追寻教育家精神,触手可及
弘扬教育家精神,必须尊师重教。分享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家长对老师的态度,培训师朱光成校长现身说法,给人印象深刻,令人感同身受。过去尊师重教,家长是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。如今社会认定教育是服务行业,教师往往不敢管学生,一些颠覆三观的思想行为屡见不鲜。作为教师同时身为家长的我们,要为人师表、身先垂范、乐于奉献、懂得感恩,成为学生精神长相的一面镜子;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,将尊师重教落到实处。
心有大我,至诚报国。将远大的理想信念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,其实教育家离我们并不遥远,教育家精神更是人人可有、人人该有。
回眸来时路,风雨同舟。十多年来,我拿出自己工资的一部分,成立名师工作室,自费做教研,引领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,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、学科带头人。教学传帮带,教研共成长。今天,我的团队成员又带动身边更多青年教师学习和进步。我们钟爱三尺讲台,热爱每个学生。以爱传承,以文化人,将名师工作室的思想理念辐射到更广阔的天地。从这个角度观察,我发现很多一线教师,心灵自带光源,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里闪烁着教育家的精神。
三、研修培训相融合,求真务实
培训师们带来的课程盛宴让我受益匪浅,感触至深!学以致用,拓展延伸。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培训工作者,我有自己的思考和实践。
作为名师工作室导师和兼职教研员,我做过很多课例分享式的培训。比如2024年12月,罗兰名师工作室做了两场课例分享。培训方案是我独立设计的,实施过程由团队成员共同参与。我们的课程内容是《趣味数学校本课例研究》;培训方法采用示范观摩+专题讲座;工作室将9月至11月定为专题研修季,从理论到实践,我先培训六名骨干成员、三位组长和三位执教老师,他们是团队的内训师。分小组研修,组长和上课老师作为内训师,引领组员线上学习和交流,线下试教和打磨。通过实践——反思——重建,优化研训方案。我们将12月定为主题研讨月,以“观摩研讨会和送教下乡”时间作为教研开放日。三堂观摩课展示,主题说课+组长评课,我负责专题讲座。分享“趣味数学”校本课例研究的思想理念,我结合教学环节进行剖析;针对教学困惑及教师疑问,我现场示范片段教学,答疑解惑。因为精心准备培训资源,参加观摩学习的老师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。课堂总结,学生意犹未尽;课后反馈,教师人人好评。
做真实的教研,做有效的培训,多元品位润泽课堂。不贴标签,不争夺话语权,将自己的人生发展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机融合,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次活动,让我们的研修课程成为“无印良品”。这是我的实践与反思,也是一线教师的共同心声。
培训启新程,赋能促提升。来日可期,希望我们都能遇到更好的自己。
(作者单位:市第六小学)
上一篇:没有了